轴锻件超声波检测方法
轴类锻件的超声波检测(UT)是确保其内部质量(如夹杂、裂纹、白点、疏松等缺陷)的核心手段,尤其对高负荷传动轴、转子轴等关键部件需采用多方法组合检测。以下是系统化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点:
1. 检测标准依据
国内标准:
NB/T 47013.3-2015(承压设备无损检测)
GB/T 6402-2008(钢锻件超声检测)
国际标准:
ASTM A388/A388M(大型锻件UT)
ISO 5948(铁路车轴超声检测)
API 6A(石油天然气行业)
2. 检测方法选择
(1) 纵波直探头检测(轴向与径向)
适用缺陷:径向缺陷(如夹杂、白点)、轴向缺陷(如疏松)
参数设置:
频率:2~5MHz(常规轴件用2.25MHz,粗晶材料用1MHz)
晶片尺寸:Φ14~30mm(大直径轴用更大晶片)
灵敏度:以平底孔为基准(如Φ2~6mm,按验收等级调整)
扫查方式:
轴向检测:沿圆周螺旋扫查(螺距≤探头直径1/2)
径向检测:从轴端面入射,检测横向缺陷(需考虑声束覆盖)
(2) 横波斜探头检测(近表面与周向缺陷)
适用缺陷:表面裂纹、周向分层
参数设置:
角度:45°(K1)或60°(K2),根据缺陷预期取向选择
折射角校准:用CSK-IA试块校准K值
扫查方式:
沿轴向和周向锯齿形扫查(覆盖所有可能缺陷取向)
(3) 相控阵超声检测(PAUT)
优势:可动态聚焦、多角度扫描,适用于复杂几何或异形轴
参数设置:
阵元数:32~128(根据轴径和检测深度选择)
扇形扫描:角度范围30°~70°,步进≤1°
成像模式:
S扫描(扇形扫描成像)
B扫描(轴向或径向截面视图)
3. 耦合与校准
耦合剂:
常规:水基凝胶或机油
高温检测:耐高温耦合剂(如硅脂,耐温≤300℃)
校准试块:
纵波:CS-1(平底孔试块)或IIW2(厚试块)
横波:CSK-IA(斜探头校准)
灵敏度校准:
基准波高80%屏高,信噪比≥6dB
4. 缺陷评定与验收
缺陷定位:
深度计算:缺陷深度 = (缺陷回波时间-始波时间)×声速/2
声速校准:碳钢纵波声速5920±30m/s,横波3230±20m/s
缺陷定量:
当量法:对比试块平底孔回波幅度
测长法:6dB降落法(缺陷长度≥3倍波长时)
验收标准(以GB/T 6402-2008为例):
不允许缺陷:
单个缺陷>Φ4mm当量(高应力区)或Φ6mm(一般区域)
裂纹、白点、连续性缺陷(任何尺寸)
可接受缺陷:
单个Φ2~4mm,间距>3倍缺陷直径
5. 特殊问题处理
粗晶材料(如大型合金钢锻件):
改用低频探头(0.5~1MHz)
增加滤波抑制噪声
异形轴(如阶梯轴、曲轴):
采用专用探头(如小径管探头、双晶探头)
使用仿形扫查架保证耦合稳定性
高温检测(如热态校直后):
高温探头(耐温≤300℃)
延迟块材料选用氧化锆陶瓷
6. 报告与记录
必备内容:
检测工艺卡(探头参数、灵敏度、扫查方式)
缺陷分布图(标注位置、深度、当量大小)
仪器型号(如奥林巴斯EPOCH 650或GE USM Go)
数据存档:
A扫描波形(带时基和幅度标记)
PAUT的S扫描或B扫描图像
案例参考
某汽轮机转子轴检测(材料30Cr2Ni4MoV,直径Φ600mm):
采用纵波(2MHz)+ PAUT组合,发现Φ3.8mm夹杂群,经解剖验证误差<0.3mm。
按ASTM A388验收,判定合格(缺陷间距>50mm)。
7. 补充技术(可选)
TOFD(衍射时差法):用于***测量裂纹高度(如核电转子轴)
电磁超声(EMAT):无需耦合剂,适合表面粗糙或高温环境
通过规范化的UT流程,可有效控制轴锻件的内部质量风险。对于关键部件(如航空发动机轴),建议结合渗透检测(PT)或磁粉检测(MT)进行表面缺陷全覆盖。